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相機王 (215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Sony 三鏡發表(望遠變焦、定焦大光圈與入門 kit 鏡)

除了 A58 以及 NEX-3N 之外, Sony 也同步推出了 A-mount 系列三款新鏡頭。除了在 CP+ 有展出的 □Carl Zeiss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 之外,同時也推出變焦大砲與 Kit 鏡改款:70-400mm f/4.0-5.6 G SSM II、DT 18-55mm F3.5-5.6 SAM II。

猶如先前文章所提到,Carl Zeiss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 主要定位可說比起現行的 50mm f/1.4 鏡要來的高階許多,除了 Carl Zeiss 掛保證的 T* 鍍膜外,鏡頭結構也採用了 2 枚非球面鏡片、SSM 超音波馬達,以及防塵防滴的功能。

另外 70-400mm f/4.0-5.6 G SSM II 這款望遠大砲鏡,在鏡頭結構上與一代鏡其實是類同的。主要的改變在於,除了在鏡片上使用新型的 Nano AR 鍍膜之外;使用改良的 SSM 超音波馬達與新的 LSI 驅動電路,使得二代鏡的對焦速度快了有 4 倍之多。另一款 Kit 鏡定位的 DT 18-55mm F3.5-5.6 SAM II 則也算小改款,除了對結構稍做改良以增加更流暢的操作手感外,全新設計的後鏡組也減少了眩光與鬼影問題。

目前這三款鏡頭定價尚未公佈,預計 3 月份會開始逐漸發售。

Sony 70-400mm F4-5.6 G SSM II 規格簡介

.鏡片結構:12 組 18 枚(含 2 枚 ED 鏡片)

.最大光圈範圍:f/4.0-f/5.6

.適用於全幅機身、最近對焦距離 1.5m

.採用新型的 Nano AR 鍍膜:

.使防眩光性能比起傳統鍍膜增加 5 倍、以及鬼影等

.改良的 SSM 超音波馬達與新的 LSI 驅動電路,

.相較一代鏡增加多達 4 倍的對焦速度

.最大放大倍率 0.27x、濾鏡口徑 77mm

.尺寸大小: 94.5 x 196.0 mm,重 1500g

Carl Zeiss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 規格簡介

.鏡片結構:5 組 8 枚(含 2 枚非球面鏡片)

.適用於全幅機身、最近對焦距離 45cm

.支援防塵防滴、SSM 超音波馬達

.最大放大倍率 0.14x、濾鏡口徑 72mm

.尺寸大小: 81.0 x 71.5 mm,重 518g

▼ 早些時候於 CP+ 展出的樣品

DT 18-55mm F3.5-5.6 SAM II 規格簡介

.鏡片結構:7 組 8 枚

.最大光圈範圍:f/3.5-f/5.6

.等效焦距 27-82.5mm(APS-C)

.最近對焦距離 25cm、SAM 對焦馬達

.新設計的鏡後組可有效改善眩光、鬼影問題

.最大放大倍率 0.34x、濾鏡口徑 55mm

.尺寸大小: 71.6 x 69.0 mm,重 222g

▼ 此鏡將會搭配新機 A58 一同出售

◎相關文章:

 

 

相機王

67 4 2013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ikon D5200 發表,換上與 D7000 相同對焦系統以及 24MP 元件

Nikon D5200 發表,換上與 D7000 相同對焦系統以及 24MP 元件Nikon D5200 發表,換上與 D7000 相同對焦系統以及 24MP 元件今年 Nikon 一口氣公佈三款 FX 片幅機身後,也輪到 DX 機種改版了,繼先前 D3200 之後輪到 D5200 登場; D5200 延續 D5100 可多角度翻轉 LCD 的設計,感光元件換上與 D3200 同一張 2,410 萬畫素的 CMOS , ISO 最高仍維持 25,600 ,錄影可達 1080p 60i ,記憶卡可支援針對錄影設計的 UHS-I 規格,電池仍沿用 EN-EL14 ,整體尺寸微妙的長寬各增 1 mm、高少了 1mm ,重量少了 5 克。

對焦系統採用 D7000 的 CAM4800DX ,並且導入 39 點對焦系統,連拍速度在追焦下為 3fps ,非追焦為 5fps 。預計單機零售價格 9 萬日幣,搭配 18-55mm 約 10 萬日幣,至於雙鏡組合推測為 13.5 萬日幣, 12 月發售。顏色有傳統的黑色、暗紅色以及圖片的棕色三色。

新聞來源: DC.Watch, Nikon

 

 

相機王

73 4 2013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代機皇 Canon 5D Mark II 停產

身兼第一台全片幅數位單眼相機,並具備 1080p Full HD 錄影能力,而大受歡迎的 Canon 5D Mark II,已經正式被 Canon 日本官網列為「舊製品」,也就是表示 5D Mark II 已經正式停產。

2008年9月發佈的 Canon 5D Mark II,搭配 2110 萬畫素的全片幅感光元件,DIGIC 4 處理器,ISO範圍100-25600,9點AF系統以及三吋92萬點的TFT LCD螢幕,高超的拍攝能力與當時十分親合的價格,讓 5D Mark II 瞬時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全片幅數位單眼相機。5D Mark II 也曾經獲得多項攝影大獎的肯定,包含 2009 年年度 CAMERA GRAND RRIX 大獎。

Canon 5D Mark II 深獲許多攝影愛好者的喜愛,也曾經參與在多部電影以及影集的拍攝當中,近期所參與的知名電影之一,就是也同樣受到全世界觀眾所喜愛的「復仇者聯盟」。

你是 5D Mark II 的使用者或是早想入手卻遲遲沒有下手呢?在 Canon 宣佈停產後,想必還是會有一些網路商店還有一些存貨可以搶購,或許大家近期之內可以上網挖挖寶!

【來源網址:ubergizmo、Canon】

 

 

相機王

79 4 2013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non PowerShot S110輕巧類單不錯玩!

Canon PowerShot S110Canon PowerShot S110面對一個全民媒體的時代,人人都可以在網路上發表獨特的觀點,表達你所發現的故事!此時,一台輕巧、功能好的隨身相機,絕對是不可缺少的工具!今天要來分享一下Canon PowerShot S110輕巧類單眼,看看外型輕盈的它,實力究竟身不深厚?

外型內斂中有巧思

▼首先來看看Canon PowerShot S110的外在美。由正面可以看見S110搭配了五倍光學變焦以及f/2.0的大光圈鏡頭。

▼以五倍光學變焦伸長鏡頭的狀態。機身右方有A/V Out以及HDMI out連接埠。

▼Canon PowerShot S110閃光燈是依設定方式決定是否開啟,開啟時效果十分可愛。

▼機身上方有Wi-Fi指示燈、拍攝模式轉盤以及合為一體的變焦鈕及快門紐。電源鈕整體比例上滿小的,如果是男性朋友要打開電源,可能會有一點點困難。

▼機身下方則是腳架孔、電池與記憶卡插槽的所在位置。

▼機身背面則是有3吋、46萬點的TFT螢幕,能支援多點觸控。此外,螢幕右方則為設定按鈕區,包含檢視照片、Menu、Ring Func、錄影鈕以及包含微距模式、DISP、閃光燈設定及Func. Set按鈕的轉盤。另外,機身背面右方的設定按鈕上方有一小塊的防滑設計,再以單手手持相機時,有一定的止滑效果。

S110 Menu選單介紹,還能觸控更方便

若是曾經使用過Canon系列相機的朋友,相信在使用同廠牌但不同型號的相機時,都能頗快速的上手!其中關於相機的基本設定,都安排在Menu當中;但若是與拍攝相關的設定,包含機身背面轉盤的快速功能,或是使用特殊濾鏡時的進階設定,都能透過Func. Set按鈕以及DISP按鈕設定完成。

▼Canon PowerShot S110 Menu選單

▼透過拍攝模式轉盤,我們可以設定C (自訂)、M(全手動)、Av、Tv、P、Auto、短片摘要、場景、特殊濾鏡以及慢動作短片模式。

▼在選擇不同的模式時,Func. Set連帶啟動的設定選單也會不同。例如在特殊濾鏡的模式下,還可以選擇HDR、懷舊、魚眼、模型、玩具相機、柔焦、單色、極限艷色彩、海報效果、色彩強化以及色彩轉換效果。

▼此外,場景模式(SCN)模式當中,則可以選擇人像、平滑肌膚、自動快門(進行臉部偵測)、高畫質高速連拍(一次十張)、手持夜景(連拍四張組合為一張)、水下、雪景、煙火以及接圖輔助等功能。

▼透過以下影片,我們可以比較清楚瞭解到Canon PowerShot S110的操作方法。

實拍照片/影片好犀利

接著來進一步看看 Canon PowerShot S110的實拍作品吧!

▼Canon PowerShot S110具備5倍光學變焦與20倍數位變焦能力。以下來看看它的遠距攝影能力。由第一張到第四張為站在同一地點所拍攝的原始照片、5倍光學變焦、10倍數位變焦、15倍數位變焦與20倍數位變焦的相片。

P模式,光圈f/4、快門1/200秒、ISO 80、焦距5mmP模式,光圈f/4、快門1/200秒、ISO 80、焦距5mm

P模式,光圈f/5.9、快門1/125秒、ISO 80、焦距26mmP模式,光圈f/5.9、快門1/125秒、ISO 80、焦距26mm

P模式,光圈f/5.9、快門1/125秒、ISO 100、焦距26mmP模式,光圈f/5.9、快門1/125秒、ISO 100、焦距26mm

P模式,光圈f/5.9、快門1/125秒、ISO 100、焦距26mmP模式,光圈f/5.9、快門1/125秒、ISO 100、焦距26mm▼創意濾鏡效果

原圖,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原圖,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

懷舊濾鏡,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懷舊濾鏡,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

魚眼濾鏡,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魚眼濾鏡,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

柔焦濾鏡,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柔焦濾鏡,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

玩具相機濾鏡,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玩具相機濾鏡,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

單色濾鏡(1),P模式,光圈f/4、快門1/125秒、ISO 80、焦距12mm單色濾鏡(1),P模式,光圈f/4、快門1/125秒、ISO 80、焦距12mm

單色濾鏡(2),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單色濾鏡(2),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

單色濾鏡(3),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單色濾鏡(3),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

極限艷色彩濾鏡,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極限艷色彩濾鏡,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

海報效果濾鏡,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海報效果濾鏡,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

色彩強化濾鏡,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色彩強化濾鏡,P模式,光圈f/4、快門1/100秒、ISO 80、焦距12mm

色彩轉換濾鏡,P模式,光圈f/2、快門1/320秒、ISO 80、焦距5mm色彩轉換濾鏡,P模式,光圈f/2、快門1/320秒、ISO 80、焦距5mm▼人像模式VS P模式

P模式,光圈f/5.9、快門1/1250秒、ISO 80、焦距26mmP模式,光圈f/5.9、快門1/1250秒、ISO 80、焦距26mm

人像模式,光圈f/5.9、快門1/250秒、ISO 250、焦距26mm人像模式,光圈f/5.9、快門1/250秒、ISO 250、焦距26mm▼微距拍攝

光圈f/4、快門1/160秒、ISO 80、焦距5mm光圈f/4、快門1/160秒、ISO 80、焦距5mm

光圈f/5.9、快門1/160秒、ISO 80、焦距26mm光圈f/5.9、快門1/160秒、ISO 80、焦距26mm

光圈f/3.5、快門1/30秒、ISO 80、焦距5mm光圈f/3.5、快門1/30秒、ISO 80、焦距5mm

光圈f/4、快門1/100秒、ISO80、焦距5mm光圈f/4、快門1/100秒、ISO80、焦距5mm▼夜拍:P模式VS手持夜景模式(有閃光/無閃光)

P模式,光圈f/2.5、快門1/10秒、ISO 1600、焦距7mmP模式,光圈f/2.5、快門1/10秒、ISO 1600、焦距7mm

手持夜景模式(有閃光),光圈f/2.5、快門1/20秒、ISO 800、焦距7mm手持夜景模式(有閃光),光圈f/2.5、快門1/20秒、ISO 800、焦距7mm

手持夜景模式(無閃光),光圈f/2.5、快門1/25秒、ISO 3200、焦距7mm手持夜景模式(無閃光),光圈f/2.5、快門1/25秒、ISO 3200、焦距7mm

P模式,光圈f/4.5、快門1/8秒、ISO 1600、焦距17mmP模式,光圈f/4.5、快門1/8秒、ISO 1600、焦距17mm

手持夜景模式(有閃光),光圈f/4.5、快門1/25秒、ISO 6400、焦距17mm手持夜景模式(有閃光),光圈f/4.5、快門1/25秒、ISO 6400、焦距17mm

手持夜景模式(無閃光),光圈f/5.6、快門1/15秒、ISO 3200、焦距17mm手持夜景模式(無閃光),光圈f/5.6、快門1/15秒、ISO 3200、焦距17mm▼ISO雜訊測試

以下採用P模式,但改變ISO值拍攝同一物品,看看PowerShot S110在高ISO的表現為何。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分別是 ISO 100、ISO 200、ISO 400、ISO 800、ISO 1600、ISO3200、ISO6400、ISO12800的相片。可以看見ISO3200以上的雜訊明顯增多。

▼640x480 SD畫質日夜間錄影效果比較

▼1280x720 HD畫質日夜間錄影效果比較

▼1980x1080 Full HD畫質日夜間錄影效果比較

1980x1080 Full HD畫質日間錄影影片

1980x1080 Full HD畫質夜間錄影影片

▼慢動作影片錄影成果

慢動作影片日間錄影作品

慢動作影片夜間錄影作品

Canon PowerShot S110在機身後方右手邊的轉盤以及鏡頭後方的旋轉盤,都讓體積小巧的S110玩起來的確有幾分單眼相機的Fu。加上能以RAW檔拍攝之還有Wi-Fi傳輸的功能,對於想要同時擁有社群便利性與高畫質相片的朋友們來說,將會是一個輕便且易隨身攜帶的好選擇!

 

 

相機王

32 4 2013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摒棄相機型態的概念相機 - Leica X3

Leica 這個傳奇老牌子,雖然就畫質、操作方面受到不少人-尤其是旁軸相機愛好者的青睞;但就電子性能的弱勢、以其逐漸走向精品銷售型態的方式,一般人要能一窺其真實面目也是相當具有難度的。

Leica X 系列雖然與 Leica 主攻的產品路線相當不同,但以一般隨身機市場來看,X1 在當時置入 APS-C 感光元件的規格,雖然不是第一台使用大片幅的消費機,不過就體積來看,說是當時最小體積最大片幅的數位相機也絲毫不為過了。

在最近一位設計師 Vincent Sall 就將 Leica X 系列做了一番概念相機演繹,稱之為 Leica X3 的它可說是打破目前相機的設計概念,以圓型並可轉開的結構為整體設計骨幹,除了能夠直接使用觀景窗操作外,也能配合目前逐漸蠶食消費機市場的智慧型裝置來作構圖與 Wi-fi 傳輸之用。

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先不論鏡頭模組如何置入如此迷你的相機,光就 APS-C 感光元件來說就是個相當大的考驗,但概念相機的出發點還是在於未來科技進步後,所做的先行創意發想...因此大家也不用太認真,當做欣賞藝術品也是頗有樂趣的。

只要轉開相機就能開機只要轉開相機就能開機

轉開後可看到觀景窗,可直接使用眼睛做構圖轉開後可看到觀景窗,可直接使用眼睛做構圖

觀景窗也有相當豐富的資訊可以參考觀景窗也有相當豐富的資訊可以參考

調整光圈與 ISO 需要藉由推桿做調整,並配合機測的轉盤,此外機測也有快門以及 EV 值的調整(不得不說這類設計還蠻像 Apple 的...)調整光圈與 ISO 需要藉由推桿做調整,並配合機測的轉盤,此外機測也有快門以及 EV 值的調整(不得不說這類設計還蠻像 Apple 的...)

藉由智慧型裝置做 Wi-fi 傳輸以及取景也是目前趨勢了藉由智慧型裝置做 Wi-fi 傳輸以及取景也是目前趨勢了

◎相關文章:

 

 

相機王

52 4 2013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接上篇30mm F1.4 DC HSM以及NEX、M 4/3 專用鏡

另外,也同步發表了三支NEX、M 4/3 輕單眼專用鏡,並且有黑、銀兩色可供選擇,鏡頭的外觀設計也是延續ART系列的低調簡潔設計,鏡身與卡口為金屬材質。

19mm F2.8 DN 重點規格:

- 6群8片鏡頭結構,含3個非球面鏡片

- 7片圓形光圈葉片

- 最大光圈 F2.8,最小光圈22

- 最近對焦距離 20公分

- 濾鏡口徑:46mm

- 尺寸:60.8×45.7mm,重量:未定

30mm F2.8 DN 重點規格:

- 5群7片鏡頭結構,含2個非球面鏡片

- 7片圓形光圈葉片

- 最大光圈 F2.8,最小光圈22

- 最近對焦距離 30公分

- 濾鏡口徑:46mm

- 尺寸:60.8×40.5mm,重量:未定

60mm F2.8 DN 重點規格:

- 6群8片鏡頭結構

- 7片圓形光圈葉片

- 最大光圈 F2.8,最小光圈22

- 最近對焦距離 50公分

- 濾鏡口徑:46mm

- 尺寸:60.8 ×55.5mm,重量:未定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Sigma 在去年推出了新鏡頭系列,不同於以往的鏡頭造型與塗裝,低調又具質感的外型為品牌加分不少,而ART系列首款全新設計的 35mm F1.4 DG HSM,推出後在市場上也頗受認同。

現ART系列又增加了四款新鏡成員, 包括 30mm F1.4 DC HSM以及NEX、M 4/3 專用鏡 19mm F2.8 DN、30mm F2.8 DN、60mm F2.8 DN 等定焦鏡頭。

30mm F1.4 DC HSM 為2005年舊版鏡頭的改版,外觀上與舊款有相當大的差異,在鏡片光學結構也由原先的7群7片更換為8群9片結構,最近對焦距離由40公分縮短為30公分,有HSM超音波對焦馬達,這顆鏡頭為APS-C單眼相機格式,使用上等效焦距為45mm。

→續下篇30mm F1.4 DC HSM以及NEX、M 4/3 專用鏡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接上篇Sigma 30mm F1.4 新鏡及無反光鏡輕單眼專用鏡頭發表

現ART系列又增加了四款新鏡成員, 包括 30mm F1.4 DC HSM以及NEX、M 4/3 專用鏡 19mm F2.8 DN、30mm F2.8 DN、60mm F2.8 DN 等定焦鏡頭。

30mm F1.4 DC HSM 為2005年舊版鏡頭的改版,外觀上與舊款有相當大的差異,在鏡片光學結構也由原先的7群7片更換為8群9片結構,最近對焦距離由40公分縮短為30公分,有HSM超音波對焦馬達,這顆鏡頭為APS-C單眼相機格式,使用上等效焦距為45mm。

而30mm F1.4鏡頭也支援Sigma USB Dock 調焦底座。

正式上市的時間與售價還未公布。

30mm F1.4 DC HSM 重點規格:

- 最大光圈 F1.4,最小光圈F 16

- 8群9片鏡頭結構,1個非球面鏡片

- 9片圓形光圈葉片

- HSM超音波對焦馬達

- 最近對焦距離 30公分

- 濾鏡口徑:62mm

- 尺寸:74.2×63.3mm,重量:435g

→續下篇M 4/3 輕單眼專用鏡,並且有黑、銀兩色可供選擇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Nikon 數碼相機再次推出 Nikon 1 系列小機身換鏡相機 Nikon 1 S1,採用超高速AF CMOS影像感應器,有135個對焦點,包括73點AF相位偵測,自動對焦以上一代更快速,更有約15 fps的AF追蹤連拍,可一次拍攝 15 張影像,相機自己選擇最理想完美一張,配合新設計 GUI 介面,分類清晰操作簡易。

Nikon 1 S1 顏色提供黑、粉紅、紅及白,再加上全新卡其色。

Nikon 1 S1 採用EXPEED 3A影像處理引擎,更內置(e-VR)電子減震,高速處理動態快照。

提供 5個拍攝模式,包括全自動、創意模式、動態快照模式、先進短片模式、捕捉最佳瞬間模式,大鄯部份功能鍵及模式轉盤都設計在機身上,快捷方便。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Sony 在今日在推出了期下 DSLR Alpha 系統中階款新機 A58,對於內部規格來看, A58 可說是煥然一新。其採用了新型的 20.1MP Exmor APS HD CMOS 感光元件以及 BIONZ 影像處理器,對於影像雜訊、動態範圍等等可說比起前輩優秀許多;此外在體積與重量上也稍為縮小了(A58:492g / A57:618g,皆為含電池記憶卡)。

同時因採新型感光元件與影像處理器的關係,使得 A58 的感光值範圍來到 ISO100-16000,利用多框還能擴至 ISO25600。另外對焦系統也使用了強化版的 15 點 AF 系統(3 點為十字對焦),對於動態的物體能更有效的做追蹤與鎖定。

在 Sony 中為初學者設計的的自動人像模式,在 A58 則是改良升級為自動構圖功能。除了原本的自動偵測人像並調整比例、裁切之外,還能對風景、微距以及動態畫面進行偵測調整,對於初學者來說可更能輕鬆拍出各式好照片。

→續下篇預計將於今年度的 4 月上市,Kit 組搭配同時推出的新鏡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接上篇畫質、對焦系統提升 - Sony 發表中階 DSLR 新機 A58

不過 A58 使用的 LCD 比起前輩則是稍遜一籌(2.7" 46 萬畫素翻轉 LCD,A57 為 3.0" 92.1 萬 LCD 螢幕),此外連拍速度上也減低為最高 8fps(a57 為 10fps),預計將於今年度的 4 月上市,Kit 組搭配同時推出的新鏡 DT 18-55mm F3.5-5.6 SAM II,價格未定。

Sony A58 規格簡介

- 新型的 20.1MP Exmor APS HD CMOS 感光元件

- 新型的 BIONZ 影像處理器

- 2.7" 46 萬畫素翻轉 LCD、 OLED Tru-Finder 電子觀景窗

- LCD 螢幕可 180 度垂直翻轉

- 萬畫素的 OLED 電子觀景窗

- 新型的 15 點 AF 系統(其中 3 點為十字對焦)

- 連拍速度最高 8 fps(基本為 5fps)

- SteadyShot INSIDE 機身防手震

- 自動人像模式升級為自動構圖功能:

- 除基本人像外可對風景、微距與動態畫面做自動剪裁

- ISO 感光值 ISO100 - ISO16000(多框下可擴至 25600)

- 快門範圍 30s-1/4000s 與 B 快門

- Full HD 1080/25p/50i 影片錄製(AVCHD 編碼),內建立體聲收音

- 支援 SD/SDHC/SDXC, Memory Stick Pro Duo/ Pro-HG Duo 記憶卡

- 電池續航力約 690-700 張間(CIPA,使用 EVF or LCD 的差別)

- 尺寸大小:128.6 x 95.5 x 77.7 mm,492g(含電池、記憶卡)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為了展示本身的技術能力,世界各地的影像處理公司倒是挺熱衷地想挑戰最高解析度。這回由一家全景照片製作公司360Cities所奪冠,照片解析度來到驚人的3,200億畫素,比起先前的德國德勒斯登260億3125萬畫素相片,足足要高出12倍之多!

這張照片是從英國倫敦電信塔(B.T. Tower)往下拍攝,動用了三名攝影師,以Canon EOS 7D拍攝三天,總共拍了48,640張照片,然後再動用富士通Celcius R920工作站級電腦,花上三個月的時間完成後製,拼接成全景照片。

→續下篇這張全景照片的容量至少從750GB起跳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接上篇3,200億畫素!史上最高解析度的全景照片

以先前德國德勒斯登的61GB容量來計算,這張全景照片的容量至少從750GB起跳,相信這也是世界上最大容量的單一照片。

不過在龐大的城市風貌下,每台車的車牌、每個路人的臉龐都能看得如此清晰,影像科技的進步讓人讚嘆不已。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MozillaFoundation)今天宣布,將在今年中為智慧型手機推出火狐(Firefox)作業系統,力拚蘋果iOS及谷歌Android。

火狐手機版入戰局 拚蘋果谷歌

謀智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WC)開幕前夕,展示第1個商業版Firefox OS行動作業系統。

搭載Firefox OS的智慧型手機和裝有其他系統的手機看起來很像,上頭陳列著許多可以透過線上商店下載的應用程式,以及諾基亞(Nokia)開發的地圖程式。

謀智基金會表示,包括史普陵特(Sprint)、中國聯通、日本KDDI、新加坡電信(Singtel)、西班牙電信集團(Telefonica)、挪威電信(Telenor)及德意志電信集團(Deutsche Telekom)等17家業者都對新行動作業系統感興趣。

→續下篇打造搭載Firefox OS的裝置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接上篇火狐手機版入戰局 拚蘋果谷歌

謀智表示,正在與南韓樂金(LG)、中國大陸TCL和中興通訊等手機大廠合作,打造搭載Firefox OS的裝置,今年稍晚也將與華為合作。

Firefox OS裝置將於今年夏天登陸北半球,第一批裝置將先抵達巴西、哥倫比亞、匈牙利、墨西哥、蒙特內哥羅、波蘭、塞爾維亞、西班牙及委內瑞拉。

根據謀智,其他市場的時程很快就將宣布。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接上篇三星證實 S4下月14日發表

而關於Galaxy S4的規格,傳言也不斷,根據《Sammobile》網站最新消息指出,由於Exynos爆發散熱不佳問題,傳三星可能會放棄採用自家開發的8核心全新Exynos處理器,改採與hTC全新One相同的高通(Qualcomm)Snapdragon 600四核心處理器。

另外,在螢幕方面,由於AMOLED在生產full HD面板上遭遇困難,三星也可能會讓Galaxy S4放棄其主力觸控螢幕技術Super AMOLED,改採用5吋1080p高畫質SoLux LCD螢幕,不過傳聞均尚未受到證實。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在宏達電(hTC)推出新款One後,當前手機市場龍頭三星(Samsung)的旗艦新機Galaxy S4便成為下一個市場矚目焦點。而官方也在今(25)日開幕的MWC大展上證實傳聞,Galaxy S4也確定將在3月14日於紐約正式發表。

三星證實  S4下月14日發表

據路透社報導,三星行動通訊部總經理申宗均在MWC展上接受訪問時表示,Galaxy S4將會在3月14日於美國紐約正式發表,這也是過去3年來,三星首度於美國發表旗艦新機。

三星也在隨後向全球各大媒體發送邀請函,上頭除標註將在3月14日於紐約舉行新品發表會外,下方的標語為「Ready 4 the show, Come and meet the next galaxy」,並以4代替For,明顯是指這款即將推出的全新Galaxy系列機種,就名為Galaxy S4。

→續下篇龍頭三星(Samsung)的旗艦新機Galaxy S4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續上篇HTC ONE新機評價?美專業雜誌:大勝三星Galaxy S3!

《PCMagazine》編輯 Sascha Segan 認為,新 HTC One 的推出將是一個好的開始。Segan 對三星手機頗有微詞:「三星 Galaxy S3 雖然是一台很棒的手機,但仍有其弱點,而且這項弱點在下一代的 S4 恐還會繼續出現,另外一項重點,S3 沒有給消費者物有所值的感覺!」

Segan 指出,三星始終偏好推出塑膠外殼的手機,不過一旦消費者用過宏達電、諾基亞、蘋果這些以玻璃、金屬、以及優質聚碳酸酯材料組成外殼的手機,應該都會覺得三星的手機看來很廉價!

此外,與宏達電 Android 手機的 Sense 操作界面相比,三星Android 手機的 TouchWiz 界面視覺上少了份優雅,而且手機桌面上堆著滿滿的功能應用,美其名是豐富,難聽一點就是眼花撩亂!宏達電 Sense 的桌面就一直很賞心悅目,招牌翻頁時鐘天氣插件就放在首頁。

綜上所述,《PCMagazine》編輯 Segan 給予 HTC One 很高的評價,看好這款手機將成為全球 Android 手機當中最受好評者;儘管 HTC One 在出貨量上無法趕上三星手機,但它會是講究品質做工消費者的首選。但此前,Segan 認為宏達電一定要懂得行銷手機,像三星一樣「鋪天蓋地」在美國電視或公車站等大打廣告。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宏達電新一代旗艦機種「新 HTC One」

宏達電(2498)新一代旗艦機種「新 HTC One」(原先外界稱 M7)19 日在倫敦及紐約發表亮相,手機硬體不僅高規格,還提供多樣實用有趣的軟體功能。新 HTC One 面世後,已有不少外國媒體對新 HTC One 讚譽有加,大讚質感與功能,也有媒體將宏達電與三星手機兩相比較。

美國專業電腦雜誌《PCMagazine》新聞網站報導,HTC 新機外型與質感比起三星(KR-005930)去年推出的旗艦熱賣機種 Galaxy S3 還要來得棒,報導如此描述:

「撇開一體成型的鋁合金機殼不談,新 HTC One 螢幕畫質超清晰、比傳統智慧手機拍照鏡頭更能吸收光線,質感好的沒話說。這款手機是宏達電從現有市場領導品牌奪回全球利潤占比的絕佳機會!倘若宏達電做不到這一點,別家手機更甭提!」

《PCMagazine》指的市場領導品牌就是三星與蘋果,根據 IDC 的統計,三星與蘋果在智慧手機市場的占有率分別是 29% 與 21.8%,其它手機品牌的市占率沒有一家超過 5%,而這兩家老大的智慧手機全球銷售利潤佔比也是遠高於同業,可說是瓜分了整個智慧手機市場的利潤。

《PCMagazine》認為宏達電過去如其廣告標語「quietly billiant」,太過於安靜內斂,不擅於行銷表現自我。在美國智慧手機市場,贏家與輸家的差別,關鍵在於製造商會不會做品牌。舉例來說,三星在紐約大打廣告,街頭上鋪天蓋地都是品牌形象代表色藍色,電視廣告甚是吸引人,讓本土品牌蘋果也招架不住,另一方面,三星還能與美國電信業者談成推出 99.99 美元的「Let's Talk」專案吸客,宏達電就做不到這一點。

→接續篇新 HTC One 的推出將是一個好的開始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機王

→接上篇有動靜就發光!iPhone 5閃亮亮保護殼

在黑夜中閃爍的效果

在黑夜中閃爍的效果也因為如此,知名的創意集資網站Kickstarter新近有一款iPhone 5專用的「閃亮亮保護殼」(Sparx: iOS LED Flash Notifications Case)頗引人注目。它的設計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在一般塑料製保護蓋右上方開個透明窗口,那個位置正好就在LED補光燈附近,在LED補光燈上設置了一個六角形透鏡,兼具導光與保護功能。只要在設定裡開啟通知功能,那麼就算使用者將iPhone正面朝上放在桌面,當新訊進來LED補光燈閃爍時,整個透明窗口也會跟著閃爍,這樣一來使用者不注意也難。目前Sparx打算推出八種顏色不同的外殼與色光,超炫也超實用。這款保護殼推廣價為35美元,約合新台幣1,018元。

dc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